說到合理灌溉,其實是個挺寬泛的詞,怎樣才算合理灌溉?每個人考慮問題的角度可能不盡相同,得出的答案可能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。偉露農業(yè)灌溉設備廠家認為,合理灌溉必須把握兩個原則:
首先,不浪費原則,不要浪費水資源和肥料資源,水浪費了,井只能越挖越深(以前是20米,現在可能是120米),河道越來越窄,肥隨水漏了,漏掉的都是血汗錢。更關鍵的是,我們錯誤的認為給作物下肥了,真實情況則是下與不下沒什么區(qū)別,肥都跑了。試想一下,因為我們長期的過量灌溉,肥跑掉了80%,根系因為積水腐爛,吸收能力又只能是正常根系的20%,兩者疊加,施下去的肥只有4%發(fā)揮了效果,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下10公斤的肥(只有0.4公斤發(fā)揮作用),總是比不上別人下5公斤(合理灌溉,利用效率80%,有4公斤肥發(fā)揮了作用)。
第二,滿足作物需求原則,這個也是我們灌溉比較直接的目的,同時也需要盡量避免因灌溉深度過淺,導致根系上浮或者土壤長期處于干旱狀態(tài)。
要做到合理灌溉,首先,要根據土壤質地選擇合適甘肅自動化灌溉設備;其次,需要因地制宜,合理計算灌溉水量和灌溉時間。
如何選擇合適的甘肅灌溉設備
粗砂質土
在粗砂質土壤上,孔隙度大,宜選擇流量在2.5L/h以上的滴頭,這樣可以增加水的橫向擴散,縱向深度降低,否則,流量過小的滴頭,水的擴散剖面會像一把劍直直往下插入。肥水很多會局限在滴頭正下方較窄的一個范圍內。例如,流量在1.3L/h左右的滴頭,肥水就主要局限在滴頭正下方5cm~10cm寬的范圍內。
除了選擇大流量滴頭以外,在小面積情況下還可以選擇用膜下噴水帶,不僅有滴灌的大部分優(yōu)點,還有一個額外的優(yōu)點就是灌溉施肥速度快。如海南很多沙地種植哈密瓜就是采用膜下噴水帶。
細砂土、砂壤土和壤土
細砂土、砂壤土和壤土的孔隙度相對粗砂土則要小很多,橫向擴散并不存在問題,這時候宜選擇流量適宜的滴頭,根據實際情況,可以在1.5~2.5L/h這個滴頭流量范圍內酌情選擇。
粘土
粘土與砂土的情況則正好相反,入滲速度慢,而向四周擴散的速度快,地表易積水,在這種情況下則宜選擇流量相對較小的滴頭,視土壤黏重程度,可以在1.1~1.5L/h這個滴頭流量范圍內選擇。